雪中步行 在下雪时行走,或走在积雪时间较长的地上,最重要的是步幅妄小且保持固定步调,靠自己的步伐有节奏地走。若胡乱加快速度,或步伐太大失去节奏常会造成疲乏。行走在雪地需不慌不忙,按照自己的步伐行进是很重要的。 如果积雪仅到埋过鞋子的程度,几乎不影响到步伐,可如履平地般的行走, (日积雪高过膝盖时,仅仅是举步就相当耗费体力.疲劳困倦就更不用说了。若积雪深及腰部,就得用自己的脚和腰推开摆在眼前的雪,采取步步为营的走法即所谓“除雪前进的方法”,以尽量减轻疲劳,除雪前进的要诀是,将自己的身体(尤其是上半身)倾向前行方向,靠自己的重心和自己的体重推开雪往前进。 下断崖若数人结队行走于膝盖以下程度积雪的雪地,脚步需与领头队员的脚印重叠前进,如此比三三两两凌乱地走,疲劳程度要来得低。走在柔软或积雪深的雪地,穿上雪地鞋就不怕脚会陷人雪中,且能轻松自在地走在雪地上。 在被卷入雪崩中在高山险阻的地点行动时,必须选择可避免危险的行进途径。确定整座断崖上上下下,手脚可确实抓牢踩牢的地方,松动的浮石不用手去碰,以避免掉落的危险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很沉着,并确保三点稳固,手脚不可胡乱移动。以一双手或脚移动,身体下移当中注意重心转移,以便能适时地转到安全的位置。 所谓雪崩,意指堆积在斜坡上的雪因为某种因素而突然崩溃的现象。 容易发生雪崩的场所: 积雪量多的地方。 新雪堆积的下层已结冰,或堆积在草地之上时。 积雪斜坡在30℃一60℃(急坡或断崖不易积雪反而安全)。 底部的旧雪层深厚时需特别注意(保持力已达上限) 表层出现粗糖状的结冰场所。 容易产生雪崩的雪质 新雪难免结合力弱,相对地,潮湿的雪因重量增加,一样容易引起雪崩。春天溶雪时,在树木少、坡度急的斜坡也容易出现雪崩。 渡过河川有关雪崩的注意事项和对策说来并不复杂,基本上,雪的表面状态被气体笼罩看不清楚时,或降雨量过多的斜坡尽量不要走。真无法避免时,不但要特别当心,也要横向走,不可直着走。万一被卷人雪崩中就要和溺水一样,尽量冒出头如“游泳”一般。 在过河时,首要工作是仔细观察水流的情况。水流缓慢的,可选较浅处渡过,并在容易上岸的岸边登陆。而在瀑布的正上方或旁边,河通常较深,且水量多,绝不可渡过。 河道较窄的上游,趟水过河也许可行——但首先要用撑竿试一试河水的深浅。可能会有落脚的岩石,也可人为地放置石块,帮助自己趟过河去。 团队探险时,部分人可能能够直接跳越狭窄的河谷,或者利用岩石穿过溪流,但如果还有许多人做不到,意义就不大。另外,从圆滑的岩石上摔倒很容易扭伤脚踝。 河流三角湾外通常波涛汹涌,河面也很宽,有些河流甚至会受潮汐影响,不要在其处穿越。除非有木筏或浮艇,否则还是应向上游前进,寻找适合穿越的河段。 在宽阔河面,尤其是靠近人海口处,即便拥有木筏与浮艇,也不要轻易穿越。很可能会被河水冲走,离理想的彼岸越来越远。不过这也得根据实际情况——水流和风浪对航行的影响程度而定。 如果水温过低时,可以制作木筏,当你到达彼岸时,只是湿了双脚,可以及时生火烘干。 只有在河水很浅,仅会弄湿鞋袜时,你才可以考虑趟水过河。涉水渡河时一般要采用斜线渡河方式,即要将上岸目标定在下游方向。渡河本身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,应穿着袜子拖着脚涉水而过。另外,拿根拐杖拄着,在上游较易取得平衡。缆绳(登山绳)也是很好的工具,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河岸,另一端绑在走最前面的人的腰部,走在后面的人也就较有保障。 涉水过河之水深以膝盖为准,若水深及腰,除非水流特别缓慢,否则寸步难行,更别说过河了。 背对彼岸,身体与河道有一个倾斜角,水流会帮助你向对岸移动。步距不可过大,拖着脚走。用棍棒试探河水深浅,探测落脚点是否可靠。 急流应尽量避免直接涉水渡过,遇非渡过不可时,则应准备粗而长的木棍,推向河中央的岩石,以该处为中心划半圆斜向渡过。长裤或登山浮袋可代替游泳圈,圆木或木片均可善加利用以利渡河。 迫不得已而又有条件有能力时,可捆扎浮排泅渡过河。 |